目录名称:规划计划发布机构:中国气象局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19日 2018年12月19日 文号:气发〔2018〕110号
效用状态:有效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ks8凯发官方网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

《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年)》已经中国气象局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实施工作。

中国气象局

2018年12月19日

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年)

中国气象局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对气象科普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依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 年)》《“十三五”国家科普与创新文化建设规划》《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气象科普工作现状

在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级气象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发展大局,对接国家科普事业总体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16年)》,取得了显著成绩,气象科普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为推进气象事业改革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化格局初步形成。气象科普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融入国家科普发展体系,“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社会化格局基本建立。与中国科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相关部委和地方党委宣传部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机制,气象科普融入国家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600余家社团和百度、腾讯、新浪等企业也积极参与气象科普工作。

常态化工作取得成效。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技活动周和防灾减灾日等主题气象科普活动成为常态,年均参与专家1万余人,受众300余万人。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和国家重大活动,面向决策者、公众和专业用户及时释疑解惑。各级气象部门以需求为导向,面向重点人群,联合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持续开展特色鲜明的气象科普活动,促进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提升,2018年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达77.76%,为新阶段气象科普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科普业务能力明显增强。国家级、省级气象科普业务机构相继建立,科普业务系统初步建成。截至2018年年底,建成348个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1000多个校园气象站、1200多所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示范学校、7.8万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专兼职气象科普人员覆盖99.7%的村屯。定期举办全国气象科普作品观摩交流活动和全国气象科普业务培训班,气象科普队伍不断壮大,初步形成由专兼职人员组成,包括专家和志愿者在内的气象科普人才队伍。

科普品牌打造特色鲜明。精心组织策划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技活动周等全国性重大气象科普活动,具有了较大社会影响力,形成了品牌效应。打造“流动气象科普万里行”“绿镜头·发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中国行”和“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等一批气象科普品牌活动。一批气象科普作品获得各类奖项。一些单位和一批个人获得各级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 

科普创作创新成果丰硕。2013年以来,全国气象部门年均创作制作图文类气象科普作品2100种、影视动漫类366种、游戏类55种、宣传品类718种,其中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局开发出少数民族文字产品;全国气象部门年均出版发行气象科普图书140余万册,制作播出气象科普影视作品1400多部(集)。气象科普传播形式不断丰富,初步实现部门内外资源共享,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气象部门媒体与社会媒体相互融合的立体传播局面,精准推送能力不断提升。

气象科普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对气象科普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业务、服务、科研与科普融合有待增强,气象科普工作尚未由“软任务”变成“硬措施”;二是气象科普工作顶层设计不够完善,亟待构建社会广泛参与、部门充分联动、业务运行顺畅、开放合作高效、组织管理科学的气象科普格局;三是气象科普工作运用“互联网 ”的能力不足,精准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四是气象科普工作体系及其管理运行机制亟需完善,合力不足、品牌彰显和效益发挥不够,适应新时代新需求的高质量科普供给不足;五是气象科普创新动力不足,常态化的人才培养和激励举措、多元化的投入渠道等亟需建立,气象科普基础研究薄弱。

(二)气象科普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

1.加强气象科普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新时代,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创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之翼。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气象信息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连。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气象科学素质,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也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2.加强气象科普是保障人民美好生活、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要“坚决遏制特重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气象的大力支持和保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气象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对各行各业和人民群众安全的影响日益加剧,公众对于气象防灾减灾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普需求进一步提高。因此,加强气象科普是保障人民美好生活、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需求。

3.加强气象科普是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气象科普工作是公共气象服务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在建设气象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需要社会各界对气象的理解和支持。通过科普让公众有兴趣、有途径走近气象,分享气象文化以及气象科学技术工作的甘苦,促进公众对气象事业的理解。公众对气象科学社会价值的理解越深,就越能尊重气象科学,尊重气象工作者,它既是气象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也是培养未来气象科技工作者的最佳土壤。另一方面,21世纪科学发展本身的复杂性和交叉融合以及气象服务领域的拓展给气象工作带来极大挑战,要愈加重视对气象科技的投入和对气象科技的深层开发,实现气象科学的观念层面与物质层面的双向互动。气象科普有助于创造促进气象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

4.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气象科普带来新的挑战。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的传播生态下,公众对科普传播方式也提出了便利化、体验化的新需求,微博、微信、微视频等自媒体以及虚拟现实等人机互动方式为公众喜闻乐见,这需要气象科普供给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公众信息获取方式发生变化,气象科普多元化、差异化需求明显,要求气象科普更有内涵、有特色,信息推送更及时、更精准,服务更贴心,依托全媒体传播进行多样化展示、多介质推送,从而让气象科普活起来,更富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新时代气象科普工作中,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准确把握气象科普工作的新需求,在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总体布局中,明确气象科普工作的定位、内涵、使命、任务,创新科普手段,拓展科普内涵,提升科普效益,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与气象科学普及“一体两翼”协同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指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公益性基本定位,坚持以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依托,以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质、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气象科普社会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鼓励创新,切实提高气象科普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均等普惠。以构建覆盖城乡的气象科普体系为目标,统筹区域、城乡,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和特点,探索气象科普精准服务,实现气象科技成果社会共享和气象科普普惠大众,增强群众气象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整体推进、融合发展。以拓展气象科普内涵为抓手,整体推进气象科普与气象服务、气象科技创新、气象科学文化的全面深度融合,形成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互融的气象科普内容体系。

开放合作、分工联动。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为指引,紧紧依靠各级政府支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深化国际国内和部门内外合作交流,加强部门内部分工联动,形成共享、开放、协调的气象科普工作局面。

夯实基础、创新拓展。以适应新形势新需求为重点,加强气象科普的基础研究,加强气象科普创作方法研究,加强气象科普的新技术应用研究,提高科技含量,推进气象科普的内容创作、表达方式、传播手段、运行管理等全方位创新,扩大气象科普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在不断提升科技内涵的基础上,建成与气象现代化水平相适应的现代气象科普体系:形成多样化、特色化的气象科普场馆体系,提升气象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形成科普内容、活动、传播互融互补的气象科普品牌体系,提升气象科普的社会影响力;形成管理顺畅、布局合理、流程规范的气象科普业务体系,提升气象科普对社会关切的响应能力;形成多渠道培育、专兼职结合、人才素质优良、激励措施完善的气象科普人才队伍,提升气象科普创新发展的能力。到2025年,实现气象科学知识普达到80%以上,气象部门科普水平达到全国科普领域领先地位。

三、主要任务

(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质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创新驱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找准气象科普发力点,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一体两翼”协同发展,为国家重大战略气象保障服务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和气象科学方法,传播气象文化,激发气象科学兴趣,倡导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有效提升公众气象科学素质,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作出气象贡献。

突出气象科学的应用性,着力提升公众应用气象科学技术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围绕防灾减灾,加强针对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科学解析、标准的宣贯解读和防灾避险知识的宣传,提升全民防灾避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可再生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知识,提高全民建设美丽中国的自主意识和能力。

特别加强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气象科普,推动气象科普课程进机关、进党(干)校、进干部培训课堂,举办面向领导干部的高端讲座,邀请领导干部参加群众性气象科普活动。

适应气象学科发展,开展面向气象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的科普,促进气象工作者全面了解气象科学发展前沿,助力提升气象工作能力。

(二)融入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升气象科普现代化水平

大力推动“互联网 ”气象科普。以气象科普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带动气象科普理念、内容创作、表达方式、传播方式、运行机制、服务模式、业务平台的全面创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手段,洞察和感知公众气象科普需求,创新气象科普精准、定向、定制的服务模式。运用新技术完善气象宣传科普业务系统,实现气象科普信息的快速汇集、数据深度挖掘、服务即时获取、用户精准推送、决策有效支持,不断提高对社会关切的响应能力。运用互联网思维,建设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众享的气象科普生态圈。

大力推进气象科普实体场馆体系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精准分类、突出特点、标准规范的原则,建设气象科普实体场馆体系;大力应用数字技术,建设数字气象博物馆(科技馆),开发现代气象科普展品展项。制定国家气象科普场馆管理办法,规范评价评估标准,加强对气象科普场馆建设的引导和规范管理。

(三)推动品牌体系建设,扩大气象科普社会影响力

充分调动各级气象部门气象科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和资源,以全国性大型科普主题活动为契机,以气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事业活动为桥梁,以志愿者活动为抓手,开展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气象科普活动,创新手段、丰富内容,增强互动性、实用性、有效性,打造名牌。

加大气象科普创新创作支持力度,鼓励气象科研、业务成果转化为气象科普产品,吸纳文学、艺术、教育、传媒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繁荣气象科普作品创作,挖掘、整理和传承气象文化遗产,促进原创优秀气象科普作品不断涌现。鼓励传媒、广告等社会相关行业和各类机构加大气象科学知识、重大气象科技成果及热点事件、人物的传播力度,提升气象科普品牌效应和传播效益。

(四)推动业务体系建设,促进气象科普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气象科普的先导性作用,助推公共气象服务可持续发展,要将科普贯穿在气象核心业务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在核心业务设计和开展之初就将科普有机融入。加强气象科普业务体系建设,将气象科普纳入气象现代化业务体系中,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气象科普业务体系建设。统筹谋划、建立全国气象科普业务布局和体系,理顺气象科普业务和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相应的业务流程、标准和规范。中国气象局办公室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对气象科普工作进行综合管理和宏观指导;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牵头开展科普业务系统建设和应用推广,并对省级以下开展业务技术指导。各省级气象部门应建立相应的科普业务部门,健全本省(区、市)科普业务运行工作制度,确保科普业务正常、稳定运行。

建立气象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保护科普作品、产品知识产权,形成气象科普资源汇聚和分享的新格局。

拓展科普信息传播渠道,在充分利用现有传播渠道基础上,拓宽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渠道,实现气象科普内容一次创作、多次开发、全媒体呈现、各渠道推送传播。

加强气象科普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气象科普事业科学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五)调动各方潜在力量,形成气象科普发展合力

完善气象科普管理机制。气象科普纳入各级气象发展战略与规划,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明确机构、岗位和职责。

建立气象科普评估评价制度。树立气象科普成果也是科技创新成果的理念,将气象科普纳入各级气象科技计划项目、重大工程项目、专项任务以及气象标准规范建设、气象教育培训中,并开展评估考核,着力推动气象科技创新成果向气象科普产品的转化。

扩大气象科普社会化途径。争取将气象科普纳入国家、地方、部门发展规划。深化与科技、科协、教育等相关部门、行业的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各级气象学会等社团组织作用,探索和创新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普合作模式。

推动气象科普产业发展。结合气象科普领域工作实际,探索气象科普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引导企业参与气象科普活动,参与气象科普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逐步形成气象科普产业链。

四、重点工程

(一)气象科普场馆体系建设工程

——国家-省-市-县四级实体气象科普场馆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融入式发展,推动和支持各级气象部门在地方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或其他公共文化场馆中建设气象科普展区以及气象科普公园、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和气象科普示范村建设。在此基础上,国家级层面,以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史馆为核心,国家级业务、科研单位根据自身特色,建立、完善相应的科普展示空间。省级层面,因地制宜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气象博物馆、科技馆或气候变化、生态气象等专题气象科技馆。每个百年气象台站均设立台站史展区。鼓励有条件的市县级气象部门建设气象科普馆(展室),开发现有气象台站等场所的科普功能。普及推广流动气象科普设施,覆盖尚无任何科普展教设施的县(市)。逐步形成多样化、特色化的气象科普场馆体系。到2025年,实现气象科普场馆(展区、流动设施)县级全覆盖。

——数字气象博物馆(科技馆)。建设数字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史馆。统一规划设计,依托若干有特色的实体气象博物馆建设数字气象博物馆;依托各类数字气象科普资源,建设国家级数字气象科技馆和虚拟现实气象科技馆。到2025年,国家级实体馆和有条件的部分省级实体馆建成数字博物馆(科技馆),同时实现所有数字馆资源共享,覆盖全部实体气象科普场馆(展区)。

制定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创建规范,完善全国气象科普基地管理平台,逐步建成责任明确、操作规范、流程标准、措施到位的全国气象科普基地管理体系。

(二)气象宣传科普业务平台建设与应用工程

——气象宣传科普业务平台建设工程。建设符合气象现代化业务集需求分析、业务会商、选题策划、产品制作、产品发布、传播效果评估于一体的气象宣传科普综合业务平台。平台实行国家级、省级两级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应用。其中,省级对国家级科普业务系统进行本地化。到2020年,该系统在省级全面落地应用;到2025年,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全覆盖。

——气象科普传播渠道打造工程。建成以中国气象科普网为主体,中国气象网(科普频道)、中国天气网(科普频道)为两翼,其他各级各类气象网站(科普专栏)为依托的网站体系。打造部门气象科普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矩阵,支持和鼓励气象自媒体品牌建设。

充分发挥《气象知识》《中国气象报》、中国天气频道以及气象出版等在气象服务和气象科普业务中的作用,提升优质科普资源供给能力和传播能力。

到2025年,形成2~3个在科学普及领域内有影响力的气象科普传播品牌。

(三)繁荣气象科普创作工程

——创造条件。中国气象局联合中国科协建立气象科普创作基地,设立专项基金,择优支持各类优秀气象科普作品的创作。扩大资助范围,吸引气象行业及社会各界参与气象科普创作,形成气象科普内容品牌。

——繁荣作品。加强各类内容资源的融合共享、互补互动,形成优质气象科普资源的规模化效应。

图书:策划出版原创性的气象科普、科幻精品图书。到2025年,出版在业界有影响力(以获省部级以上奖项为标志)的气象科普图书不少于5种(套)。

影视:发挥部门气象影视资源优势,拍摄1部以上气象科教(科幻)片或反映气象人精神的影视片,弘扬科学精神,宣传气象工作。

新媒体:鼓励图解、动画、课件、微视频、游戏、vr、ar等新媒体内容创作。到2025年,达到点击量超千万的图解、动画、微视频5个,点击量超百万的15个;制作大型气象科普游戏1个,vr、ar作品10个。

展品展项:组织加强科学性强、生动有趣的气象科普展品展项(包括流动气象科普设施)的设计与研发,创新更加生动的展览展示手段。到2025年,形成涵盖面广、便于使用的可供全国气象科普场馆自主选择的系列气象科普展品展项。

文化创意产品:加强气象史料挖掘与研究工作,助力气象文化建设。以气象文化为元素,开展气象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提升气象文化影响力。

(四)气象科普品牌活动创建工程

——全国性主题气象科普活动提升工程。以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和全国科普日等大型全国性主题活动为契机,将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气象主题活动打造成为公众认可、社会满意的全国性气象科普品牌活动。

——校园气象科普活动提升工程。继续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校自办校园气象站,把校园气象站建设与学校气象科技教育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校园气象科普嘉年华、气象知识竞赛、宝贝报天气、小小减灾官全国科普大赛、气象研学之旅等多种活动。组建全国中小学气象科技教育联盟,形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校园气象科普活动体系和气象科技教育整体凯发k8注册登录的解决方案。

——社区气象科普活动提升工程。把普及社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生产生活气象知识、健康气象知识和生态环境气象知识作为重点,创建“防灾减灾气象知识竞赛社区行”和“气象专家进万家系列讲座”等品牌活动。

——农村气象科普活动提升工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组织气象专家深入农村开展“气象科技下乡”和“气象关注民生,科普助力扶贫”品牌活动。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气象灾害多发、易发地区的关注。

——专题气象科普活动提升工程。进一步创新“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促进全国高校学生社团增加气象类实践活动。探索开展“12379”推广活动,打造预警信息发布活动品牌。探索开展气象观测志愿者活动。拓展与主流社会媒体传播渠道的合作,将“直击天气”“绿镜头·发现中国”和“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等品牌活动打造成名牌。

(五)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专兼职气象科普队伍建设工程。国家级、省级气象部门明确专门的气象科普业务承担部门和专兼职业务、管理人员,组成一支业务精、管理强的专兼职气象科普队伍。建立健全气象科普业务和管理人才激励机制。

——高层次气象科普队伍培养工程。建立国家级气象科普工作团队,把气象科普业务人员纳入气象部门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气象科研、业务人员科普责任的落实,鼓励和支持他们从事气象科普活动和创作。依托行业高校、科研机构、业务单位,建立高层次气象科普专家团队,激励动员院士、专家学者等高层次科研业务人员参与气象科普。实施“气象科普名家”培育计划,到2025年培育5名以上气象科普名家进入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团队。

——科普志愿者队伍打造工程。建立完善气象科普志愿者组织管理制度,搭建气象科普志愿者网络服务平台,加强气象科普志愿者培训,建立气象科普志愿者激励机制。鼓励气象行业高校等建立气象科普志愿者社团组织,鼓励中小学生参与气象科普志愿活动,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人员积极参加气象科普工作,壮大气象科普志愿者队伍。建立一支来自主流媒体并长期关注气象的记者组成的气象科普队伍,激励其发挥媒体资源优势传播气象科普信息。

——气象科普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提升工程。加大力度开展面向各类气象科普人员的培训,将气象科普业务和管理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加大省级以下气象科普业务的培训力度。建立气象科普人员定期交流制度,提高气象科普人才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强对气象科普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气象科学普及放在与气象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形成规划协调、政策引导、监测评估和奖励激励等完整的科普工作链条。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科普工作的谋划和统筹,充分发挥各类科普主体的作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将各项任务目标落在实处,推进气象科普事业科学发展。

(二)强化政策支持

建立气象科技成果科普转化和评价机制,将气象科技成果的普及列入科研、业务项目成果验收;在科技人员职称评定和晋升等环节设立科普考核要素。建立气象科普激励机制,将气象科普纳入各级气象工作的奖励表彰范围,组织优秀气象科普作品、产品、活动评选、宣传和推广活动,激励气象科研业务和科普工作者作出突出贡献。

(三)完善经费保障

争取将气象科普业务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国家、省、市、县四级共同分担气象科普财政投入,实现科普业务经费稳定投入。在气象工程建设项目、科研业务项目、专项任务中安排一定比例经费用于气象科普。拓展气象科普社会资金来源渠道。加强气象科普经费使用的绩效考评,确保专款专用和使用效益。

(四)落实任务分工

制定本规划实施方案,细化落实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重点工程的主要举措,明确分工,并对标规划任务进行督办。建立健全中国气象局职能机构之间、国家级直属单位之间、国家级和省级之间的气象科普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不同气象科普任务落实的有机衔接,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科普任务落到实处。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将结果作为改进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依据。

(五)强化基础研究

跟踪国内外气象科普发展动态,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理论研究,重点开展气象科普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气象科普发展趋势研究、气象科普需求和科普舆情分析研究。开展公众气象科学素质水平定期调查,加强对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等评价指数的研究,建立以公众认知度、关注度和满意度为核心的气象科普绩效评价标准。加强气象科普主体的科普过程与效果的评估评价研究。加强科普作品创作方法、技巧以及信息化条件下科普融合创作的研究。

  • 文件下载:
网站地图